今年白菜為什么那么便宜?該種什么菜才能不虧?
今年冬天蔬菜的價格普遍偏低,很多農戶紛紛慨嘆,蘿卜、白菜、大蔥、芹菜,全都是幾毛錢一斤,都是虧本賣,有的甚至滯留在菜地里無人采收。這是因為什么?
一、氣候因素
今年的整體溫度一直持續偏高,對蔬菜的生長非常有利,蔬菜生長周期縮短,生長勢頭旺盛,產量也大幅增加,產量提高,進而影響了蔬菜價格的走勢。
二、種植面積增加
除了今年氣候原因造成的產區供應重疊外,最關鍵的原因是蔬菜種植面積增加,產量大,品質不錯,但需求卻沒有足夠的增長,一些區域甚至削弱。
據報道稱,2022年,全國蔬菜種植面積達到3.36億畝,全國蔬菜產量達7.91億噸。近年來,我國蔬菜育種發展取得了較大的進步,我國主要產區的主要蔬菜良種覆蓋率達到96%;同時農民種植技術也得到了整體提升,這為蔬菜穩產增產穩供提供了堅實基礎。
另外一方面,今年各行各業的行情都不樂觀,大批失業人員返鄉創業,承包土地進行蔬菜種植。蔬菜種植戶的數量大幅增加,蔬菜的產量自然也就增加了,市場上總體來說供大于求。
三、大環境影響
當前我國經濟處于恢復階段 ,許多行業都在控制成本開支并縮減非必要項目的開支,消費力自然也會受到影響,供大于求,間接導致蔬菜水果的價格下跌。
面對目前的局面,要降低種菜風險,減少虧損的幾率,今冬蔬菜種植布局需要考慮以下幾點:
第一、考慮天氣情況。如果是暖冬,葉菜要小心,不然北方還有,南方又出,量是非常驚人的。不過,目前全國溫差距大,要真正判斷今年是暖冬還是寒冬也不好說,葉菜的種植需要更加慎重。
第二、分析前兩年賺錢的品種。如果前兩年價格較好的產品要小心,因為很多朋友都是根據去年的行情來選擇今年種植的品種,如果去年價格高,估計種植量不會少。
第三、現在價格高的品種要謹慎。雖然現在整體行情長期處于低迷狀態,不過也還是有一些品種能穩定在高位。像部分瓜類、番茄、玉米等,對比往年同時期,今年確實是保持著不錯的走勢。但更多也是因為8、9月份受到惡劣天氣影響,導致當前產量的減少。隨著氣溫持續溫和,后續產量也會逐步恢復,接下來一定會有所補充。所以不要盲目跟進,風險是挺高的。
第四、充分留意北方大棚的冬種品種。以前冬種作物主要在南方種植,一般能運到北方市場,價格都不會低,但近幾年北方溫室大棚發展很快,不少品種已經能自給自足,一定要了解清楚,一旦重疊,價格難有。
所以冬天要種植什么品種,確實要全面想一想,種菜不可能“一夜暴富”,做農業要循序漸進,降低風險才是關鍵,且行且珍惜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