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暑,二十四節氣之一。
“暑”是炎熱的意思,大暑,指炎熱之極。大暑相對小暑,更加炎熱。
7月11日已正式“入伏”。所謂“伏天兒”,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潮濕、悶熱的日子。民間常道:“伏”就是天氣太熱了,宜伏不宜動。
伏天的氣候特點也使其成為食源性疾病高發季節,為保證消費者飲食安全,山西屯匯特作如下提示:
1
一、食材選購要新鮮、食物保存應恰當
伏天氣候炎熱潮濕,各種食材均易發生腐敗變質,因此應在正規市場選購新鮮的食材。避免采購或采摘不認識的野生蘑菇、野菜或捕撈野生貝類,以防食物中毒。
購買的食材或食物應嚴格按照其貯存要求存放并盡快食用。冷藏冷凍食品應盡快放入冰箱貯存,注意分類、分區單獨包裝、存放,以避免交叉污染。另外,冰箱應經常清潔、消毒,減少冰箱中微生物滋生的概率。
二、居家飲食宜清淡、飯菜加熱要CHEDI
受暑熱CIJI,人們的消化能力往往會減弱,感到食欲不振,夏季飲食宜口味清淡。飯菜要注意燒熟煮透,尤其是四季豆等豆類蔬菜以及水產品、肉類等。多吃新鮮瓜果蔬菜和魚肉蛋奶,以補充蛋白質、維生素、礦物質和膳食纖維。
飯菜制作應適量,盡量一次吃完,剩飯剩菜應及時放入冰箱,再次食用前應確認無腐敗變質并經加熱。
03
三、外出就餐慎選擇、燒烤海鮮要適量
在外就餐,應選擇具備食品經營許可證,衛生環境良好、設施齊全的餐廳。
烤串、海鮮是不少消費者在夏日的必選美食,建議選擇經加熱熟透的燒烤食品和海鮮,食用要適量,如果發現顏色或味道異常,應立即停止食用。
04
四、冰冷食物少攝入,食用之時需注意
食用雪糕或冰鎮飲料等冰冷食品時應適量,ZUIHAO在兩餐之間,以減少對胃腸道的CIJI和對正餐食物攝入的影響。劇烈運動、大量出汗后不要立即食用冷飲,避免CIJI胃黏膜血管收縮,引起胃腸道功能紊亂。
5
五、特殊人群多注意,營養均衡多補水
老年人、兒童及低免疫力人群應控制生冷食物的攝入,建議主動、少量、多次飲水,以補充身體所需水分。
老年人由于新陳代謝減慢,咀嚼能力下降,在食物選擇上宜豐富、清淡,每天食物多樣化。兒童由于其胃腸功能較弱,免疫力較差,伏天需要特別注意飲食均衡,營養充足。
高溫作業人群由于大量出汗,體內的鈉、鉀、水溶性維生素等大量丟失,應及時補充水和無機鹽,并適量增加魚肉蛋奶豆等優質蛋白質和富含鉀、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的果蔬攝入,以補充高溫作業能量和營養素消耗。
痛風患者或高尿酸血癥患者忌食海鮮、忌飲酒。